首页 / 招生动态 / 正文

“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论坛在我校举办

(通讯员 赵文瑜 摄影 邵蕾铮)4月9日,“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这也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别策划的“2018中国文艺评论进校园”首场活动。十多位专家学者聚焦“网络文艺”,着重就摄影微评、网络影视、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并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约120位青年学子进行互动。

\

“论坛”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主办,“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承办,旨在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拓展文艺评论空间、引领青年文艺学子、滋养青春艺评力量、催生优质评论作品。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延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索久林、吴砚华,晋江文学城创始人黄艳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邵燕君、中国文化报主任记者赵凤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贾秀清、戏文系主任李胜利、青年学者朱传欣等参会并深入研讨。“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彭文祥主持。

\

刘延平副校长、庞井君主任先后致辞。刘延平首先感谢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专家学者给同学们带来有关“网络文艺”发展的新信息。他说,近年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学术论坛、佳作推优、研修培训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新策划的文艺评论进校园活动很有意义,是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有益实践,具有多方面的辐射、促进和引领、带动作用。作为一所传媒特色型高校,中国传媒大学拥有“艺术学”门类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传媒艺术”高等教育领域和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建设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转型和发展,学校、艺术学部高度关注“网络文艺”创作和批评,并在教学、科研、创作和学科建设等中,既强化传统电影、电视剧、电视综艺、音乐、动漫、游戏等的优势,又将“网络文艺”作为新的增长点,积极推进传统艺术形式和新兴艺术形式的融合发展。相信此次“论坛”将进一步促进同学们置身网络文艺创作和批评前沿,积极思考、勤于写作,加入到网络文艺评论的大队伍中去。

\

庞井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文艺创作活跃,但作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之一的文艺评论亟待大力加强和改进。在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构建新时代文艺评论大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近年来创办了《中国文艺评论》月刊、中国文艺评论网和微信公众号,在全国建立了22家“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成立了“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等。关于“中国文艺评论进校园活动”,他说,中国文艺评论的主体和重要领域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理事和主席团成员的主要构成是高校科研人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中央“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评论工作”与“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加强文艺阵地建设”的要求,开展文艺评论进校园活动,并着眼于“理论”(加强和理论研究部门合作)、“青春”(高校的活力体现了创新的力量)、“时代”(把握时代脉络、把握时代精神)、“网络”(把握网络带来的变革与高科技发展)四个关键词,有益于寻找更有生机、活力的结合点,也是推进中国文艺评论发展的新方式和新举措。而首站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即是结合学校在网络文艺领域的人才、智力、学科等优势,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科研、创作、评论有机结合,并在学界、业界专家学者的智慧分享与脑力激荡中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启发同学们的思维,积极探索促进网络文艺评论发展的新途径,强化文艺评论队伍的传承和接力。

“论坛”主要包括三个专题环节。在“随手拍如何进阶为摄影艺术”环节,索久林谈到数字和网络时代产生了数字网络病,即,快餐式的摄影使人们来不及在创作上作更多的艺术思考,这导致审美认知和表达的缺位、立意和创意的缺失,因此,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关注“拍成什么了”而不是“拍什么了”,是头等重要的事。庞井君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17年主办“文艺评论家眼中的美丽中国”摄影微评网络征集活动为例,强调要着重推进摄影创作与评论、文字与图像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要把中国传统文艺评论中三言两语、切中肯綮的点评式、画龙点睛式评论和新时代的摄影艺术相结合,并在互联网文化时代生发、拓展出新的意境和发展空间。吴砚华则分析了摄影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同与不同、通与不通,并指出当前的摄影创作与技术密切相关,但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特别是,在审美特质上,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关键。

\

在“网络影视热点透析”环节,彭文祥认为,在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新兴的网络文艺实践丰富、形态多样、活力充沛,其中,从规模、活力、成效、影响、前景等来综合考量,网络影视(包括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等)可视为网络文艺的典型表现形态:一方面,在艺术生产方式上,互联网带来了网络影视在创作、作品、传播、营销、接受、再生产等各环节、各层面的一系列变化、调整,乃至再造;另一方面,在创作生产中又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窄化“主旋律”、神话技术主义、“娱乐至死”、滥用中华传统文化、迎合西方趣味等多方面的误区。李胜利着重分析了当前网络剧在系列长剧、类型拓展、影像叙事、精品追求等方面的成绩,以及创作生产中存在的“强情节与弱逻辑”、“强镜头与弱叙事”等问题,同时,还强调要大力加强互联网文化语境中的文化、价值批评。朱传欣认为,网络综艺和网络剧、网络电影是当前拉动互联网流量的“三驾马车”,并着重就“从电视到网络”、“从节目到内容”、“从作品到产品”的嬗变轨迹,阐述了网络综艺的发展路向与趋势。在提交的书面发言中,贾秀清指出,网络动画的内容与画风逐步趋向全年龄化,但面对生产的模式化、供给侧的“奶嘴化”和评论主阵地的缺乏,文艺评论的深度介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于当前互联网文化语境中的“网络文学”,黄艳明分析了网络文学从自由阶段、纸媒阶段再到VIP收费阶段及手机时代的发展进程,阐述了文艺与市场的博弈、网络文学IP热潮等,并提出要对抗碎片化的市场选择,以“创意”迎接人工智能写作与数据库写作挑战。邵燕君认为,在网络文艺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网络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风景,这不仅体现在创作数量庞大,而且,不少优秀作品还走出国门、引发良好国际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更大的生产规模、更专业的类型小说,不仅是负载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故事,更是携带先进媒介能量的原创性生产机制,从而促进文学生产从印刷时代迈向网络时代的文明进程。

\

此外,本次活动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了2017年中国文艺评论家文艺志愿服务的情况,举行了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年度达人、摄影微评优秀作品颁奖仪式等。来自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光明网、央广网、人民论坛网、中国文艺网等十多家报刊网媒体代表参加“论坛”并报道了本次活动。

\

据悉,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将总结首场论坛的经验,进一步深入校园、走近师生,运用新媒体鲜活生动的展示形式,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评论方式,吸引青年力量汇入文艺评论的时代潮流。


 

(编辑:陈艺文)
  



上一篇:第八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举行 12位女校长获终身荣誉奖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1+3英澳美加新国际名校预科项目录取条件
快速咨询通道
学生姓名 *
联系手机 *
专业方向 *
备注